必康网

必康网>德阳市妇科医院>婴幼儿称体重和量身长的意义及其操作要点

婴幼儿称体重和量身长的意义及其操作要点

更新时间:2017-01-11 02:31:30 阅读0
婴幼儿称体重和量身长的意义及其操作要点

称体重的意义及其操作要点:

  在体重增长的过程中,同年龄男孩与女孩的增长情况不一致。例如,10岁以前一般男重女轻;青春期女孩发育开始较早,12~14岁时女孩的体重超过男孩;14~16岁时男孩的体重又超过女孩。但是,同一年龄小儿体重增长的个体差异较大,其波动范围可在±10%之内。

  体重增长过快过多,超过一般规律时,应注意有无疾病的存在,如肥胖症、巨人症等。体重不足,低于标准15%以下时,则应考虑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等。

  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与胎次、性别及母亲的健康情况有关,如第一胎较轻,男孩较女孩稍重。平均出生体重为3千克(2.5~4千克);1周岁时增至9千克(3倍);2岁时增至12千克(4倍);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2千克。所以,小儿的体重可以按:“年龄×2+8”计算。

注意:为幼儿称体重,应在晨起空腹排尿后进行,并按月如实记录。

婴幼儿称体重和量身长的意义及其操作要点

量身长的意义及其操作要点:

  身长——是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是反应骨骼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身长又称身高。其增长规律和体重一样,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生时平均为50厘米;生后前半年每月平均长2.5厘米;后半年每月平均长1.5厘米;1周岁时达75厘米;2周岁时达85厘米;2岁以后平均每年长5厘米。所以,2岁以上的小儿身长可按:“年龄×5+75”计算。注意:无论是身长还是体重,12岁以后不能按上述公式计算。

身长:包括头部、脊柱、下肢的长度。这3个部分的发育进度并不相同,一般头部较早,下肢发育较晚。因此,医学上有时须分别测量上部量(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及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以检查其比例关系。

  影响身长的内外因素很多,如遗传、种族、内分泌、营养、体力活动和疾病等。身长显著异常者大都由于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或内分泌疾病所致,一般低于正常30%以上为异常,如佝偻病、营养不良、软骨发育不全、克汀病、糖尿病等;下部量特短,警惕呆小病;下部量过长,警惕生殖腺功能不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