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康网

必康网>遂宁市男科医院>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临床病象和临床过程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临床病象和临床过程

更新时间:2019-10-31 15:51:53 阅读0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临床病象和临床过程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临床病象和临床过程】

  患儿多为正常产婴儿,出生后初期进食和大、小便均正常,大多数患儿在出生后2—3周出现症状,约10%病例在出生后不久即有症状。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临床病象和临床过程

主要症状为呕吐,初起病时程度较轻,可能仅为偶尔一、二次哺乳后溢乳,数日后即逐渐加重,呕吐呈喷射性,发生也渐频繁,几乎每次哺乳或授水后即呕吐;

  呕吐多在哺乳或给水后立即或十余分钟后发生,但亦可能在1—2小时后始发生。

  呕出物为乳凝块或清液,不含胆汁,一般也不含血液。

  虽然多次呕吐,患儿食欲并不减退,吐后仍感肌饿并急于吸乳。

  由于多次呕吐,食物和水分摄入不足,早期时患儿体重不增加或减退,大、小便次数和排出量均减少,并有轻度脱水症状,如皮肤弹力减低、前卤下陷等;晚期患儿出现营养不良或消瘦,皮肤松弛并有皱纹,皮下脂肪减少。

  有硷中毒时可以出现呼吸浅表、肌肉张力过强、惊厥、木僵等状态。严重脱水并可引起发热。

  体格检查时,除全身一般情况按病程早晚有所不同外,最重要体征限于腹部。由于患儿消瘦和胃扩大,上腹明显隆起,并有时可见自左肋下向右移的胃蠕动泼(图6—31),至右上腹始消失,这种蠕动波在哺乳或给水后最容易出现。

  腹部扪诊时,在80—90%病例,可以在右上腹部,一般均在肝下缘于腹直肌外缘之间,触得一2*1厘米大、边缘清晰、硬度如软骨的肿物,即肥厚的幽门。

  肿物的发现对诊断的意义很大,因此应该作多次检查。

  检查时手指要温暖,扪时须轻柔,最好在患儿入睡后进行检查;时常在呕吐后腹壁松弛柔软时,较容易摸到肿物。

  检体时也可能发现其他先天性疾患如腹股沟斜疝、骶尾部囊肿、阴囊鞘膜积水等。虽然患儿营养不佳,皮下水肿并不常见。

  化验室检查。在严重脱水时可有血红但白增高等血浓缩现象。在硷中毒时,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增高(70容积%以上),血氯化物减少,尿氯化物亦减少。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