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康网

必康网>成都男科医院>PTRA介入的治疗操作技术

PTRA介入的治疗操作技术

更新时间:2019-10-27 12:29:40 阅读0
PTRA介入的治疗操作技术

1.PTRA的方法:PTRA的机制在于对狭窄病变的血管壁造成“控制性损伤”。扩张时,球囊对病变段血管壁的压迫,造成内膜斑块及中膜组织的过度伸长与纵裂,使血管腔增大。选择球囊大小时,在造影片上测量肾动脉狭窄段即狭窄段两端正常管径,并据此选用球囊的直径。球囊直径应当比测量值大1mm。

  (1)经股动脉球囊导管法:将导管前端置于肾动脉起始部,可注入妥拉苏林25mg,利多卡因40mg。仔细操作导丝通过狭窄段,随后循导丝缓慢向前推进导管,抵达较大的肾内动脉分支内。固定导丝,退出造影导管,循导丝换换插入球囊扩张导管,直至位于狭窄段中心的两端。经球囊扩张导管向狭窄远侧肾动脉内注入3 000U肝素液后,用1:1的造影剂于肝素盐水溶液,膨胀球囊进行扩张。压力达4-6个大气压,维持压力40s左右,扩张3次-5次。

(2)经股动脉同轴导管法:主要用于肾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8-9F导引管送至肾动脉开口部,经此导管腔内插入扩张导管,在导丝的帮助下,穿过狭窄段进行扩张。优点在于球囊导管容易送入狭窄程度较重的肾动脉。

  (3)经腋动脉球囊导管法:用于有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腹主动脉及髂动脉明显扭曲成都或肾动脉开口部呈向足侧的锐角。

PTRA介入的治疗操作技术

2.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的操作方法

  (1)腹主动脉及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确定病变范围与主动脉开口的关系,所需支架直径和长度;

  (2)必要时做一次气囊预扩张;

  (3)将导丝插入靶血管;

  (4)导入支架;

  (5)造影复查核实支架的位置,作小范围的调整;

  (6)给予肝素化(5 000U肝素),释放支架;

  (7)重复造影及压力测定。

  术后处理:拔管后压迫股动脉穿刺点15min以上,无货动性出血后,用绷带加压包扎穿刺部位,术后24-48小时,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注意补充液体以免发生低血压;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每6小时皮下注射肝素2 000U,连用3日。也可用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酥500ml,丹参20ml。口服肠溶阿司匹林0.3g,每日3次,至少服用3-6个月。大动脉炎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和化验室检查结果,每日口服强的松5-20mg,持续半年以上。

  合并症:穿刺部位血肿为最常见的并发症。治疗的病人血压高,术中、术后均适用肝素,发生出血的机会较多,但一般经足够时间的准确压迫可以避免发生。文献提高的其他合并症有动脉内膜剥离形成急性栓塞、扩张处局部动脉瘤形成、动脉破裂、肾梗死,穿刺部位血肿,末梢血管栓塞致下肢坏死等,发生率约为5%-10%。

  一过性肾功能衰竭,多因较大量造影剂所致。PTRA时同时输液并限制造影剂用量,采用非离子型造影以及IA-DSA造影方法,可减少其副作用。

  肾动脉痉挛多系操作中导丝或导管的刺激造成。动脉内给予利多卡因、妥拉苏林等可预防和解除痉挛。

  一般PTRA厚狭窄复发率为10%-15%,常于术后6月至1年内复发,再狭窄的机理是由于球囊扩张后导致血管壁损伤,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沉积,血栓形成并机化,此外血管痉挛、平滑肌细胞纤维化也起着一定作用。注意以下问题可能会减少再狭窄的发生率:①选择适当的球囊,适度地扩张,以最小的损伤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②术前、术中、术后适量地应用抗凝剂与血小板抑制剂。③对合适的病人适用血管内支架。

  肾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疗效评价:各种支架的放置可达到接近100%的成功。支架可望成为治疗肾动脉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这取决于技术与材料的改进。就目前资料看,它是对PTRA的良好补充措施,尤其是PTRA失败,再狭窄,出现并发症,PTRA后内膜斑块阻塞病变,肾动脉静脉瘘形成、肾动脉开口处狭窄等病变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