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康网

必康网>新津县妇科医院>子痫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子痫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更新时间:2016-12-14 15:07:14 阅读0
子痫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临证验案:晋某,女,31岁,公司职员。2012年5月3日初诊。

病史:患者婚后自然流产2次,现妊娠36周余,近1周头痛眩晕,如立舟车,视物不清,心烦不宁,口干,手足心热,今晨突然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牙关紧咬,少许自还。舌红绛,无苔,脉弦滑有力。

查体:血压210/170mmHg,无蛋白尿,下肢轻度浮肿。

诊断:子痫。

辩证分析:诊其舌脉,该患是素体阴虚,肝阳偏亢,肝风内动而致子痫。

子痫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治法:滋阴清热,平肝潜阳。

方药:生地20g,牛膝15g,石决明20g,牡蛎25g,龟甲20g,白芍20g,甘菊15g,钩藤15g,黄岑15g,木贼20g,杜仲20g,山茱萸20g,麦冬15g。3剂,水煎服,日一剂,造早晚分服。羚羊角5g,单煎,频服。

 二诊:服药后自觉诸症减轻,近两日未出现抽搐现象,查血压180/145mmHg,舌红红润,脉弦滑。继守上方去麦冬,加桑叶以增强清肝泻热之力,加女贞子以滋补肝肾,养阴明目。再服4剂。

 5日后再诊:诸症消失,血压135/90mmHg,接近平时血压,舌质正常,脉象滑利。告知停服汤剂,续用杞菊地黄丸一周,以巩固疗效。

  5月22日自觉有动产迹象,家属考虑患者属于大龄产妇,为确保安全,选择进行剖宫产术,产下一男婴,母子新津。

 按语:本案患者婚后2次流产,致肾精匮乏,当孕期阴血下聚,体内阴血不足之时,阳气易亢,故头痛眩晕;目得血能视,精亏血少,则视物不清;阴虚生内热,热邪上扰神明,则心烦不宁‘肝风内动,风火相煽,则神志不清,时而抽搐;舌脉均为阴虚阳亢之征象。此症症情危急,《医学心悟·子痫》谓“其症最暴且急,……此症必须速愈为善,若频发无休,非唯胎妊骤下,将见气血随胎涣散,母命亦难保全”,故投以大量滋阴清热,平肝潜阳之药。方中生地黄、黄岑、甘菊、麦冬、白芍滋阴清热,凉血安胎,兼以祛风明目;石决明、木贼益肝肾,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退目翳;牡蛎、龟甲滋阴补血,平肝潜阳,重新津神;钩藤清肝热,息风,止抽搐;杜仲、山茱萸、牛膝补肝肾,强腰膝,且能安胎。以上药物无一虚发,故而药到病除。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