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康网

必康网>成华区男科医院>结肠的解剖和生理概要

结肠的解剖和生理概要

更新时间:2019-10-23 09:59:30 阅读1
结肠的解剖和生理概要

结肠的解剖

  结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在成人长度平均为150厘米。

  盲肠一般在右髂窝内,但也可能高在肝下或低至盆腔内。在大多数人,盲肠完全为腹膜所覆盖,有时由于升结肠系膜与后膜壁腹膜未完全融合,盲肠可以向内移动至腹腔中部。末端回肠自盆腔上行至盲肠的内后方进入,在肠腔交界处的上、下方有粘膜和环肌折迭所形成的瓣膜,可能具有括约肌的作用。在结肠有完全性梗阻时,回盲瓣可能阻止结肠内容物逆流入回肠内,使肠腔两端均闭合而加重梗阻的严重性。

  升结肠和降结肠各在腹腔的右外侧和左外侧,一般仅其前面和两侧有腹膜覆盖,因而部分肠管则位于腹膜外。腹膜外部分受外伤穿破时,可以引起腹膜后感染,而无腹膜炎发生。升结肠、降结肠之间为横结肠,升结肠与横结肠的交界处称为肝曲,降结肠与横结肠的交界处称为脾曲。脾曲位置较肝曲为高,在脾肿大时常被压向下移位。横结肠完全为腹膜所覆盖,并具有结肠系膜,横结肠及其系膜将腹腔大致分为结肠上和结肠下两个部分。胃结肠韧带和大网膜均附着于横结肠的前方。横结肠系膜根部则与十二指肠横部、十二指肠空肠曲和胰腺在解剖部位上的关系密切。系膜内有中结肠动脉,在胃、十二指肠、胰腺手术时可能损伤,造成横结肠缺血性坏死。降结肠以下、直肠以上为乙状结肠,也具有系膜,乙状结肠长短差异较其他部分结肠为大,过长的乙状结肠,尤其是系膜根部较窄时,容易发生扭转。

结肠的解剖和生理概要

结肠的解剖结构与小肠也有不同,结肠的外层纵肌排列为三个纵行带,称为“结肠带”,结肠带之间的肠壁呈小袋状,称为“结肠袋”。结肠带在盲肠、升结肠、横结肠较为明显,至乙状结肠已不清楚。结肠壁上,尤其是在结肠带附近,有多数脂肪垂(肠脂垂),这些肠脂垂外面为腹膜所包裹,有时内含脂肪量颇多,可能发现很扭转或出血,也可能内陷入结肠腔内引起套迭。

  结肠的血液供应分为二个部分:右半结肠为肠系膜上动脉所供应,左半结膜系膜下动脉所供应。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为:(1)回结肠动脉,供应盲肠;(2)右结肠动脉,供应升结肠;(3)中结肠动脉,供应横结肠。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为:(1)左结肠动脉,供应升结肠;(2)数支乙状结肠动脉,供应乙状结肠。这些结肠动脉除乙状结肠动脉外,均分为二个不同方向的主要的分支,与邻近动脉支吻合,形成沿结肠肠管方向的边缘动脉,由此再分出动脉直支至肠壁内。

  结肠静脉的分布大致与动脉相同,结肠静脉血液通过肠系膜上静脉流入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流入脾静脉。

  结肠的淋巴结分为四组:

  (1)结肠上淋巴结,位于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位于边缘动脉附近及动脉与肠壁之间;

  (3)中间淋巴结,位于结肠动脉周围;

  (4)主要淋巴结,位于结肠动脉根部及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周围。结肠各部分的淋巴结的多少也不同,一般以盲肠部为最多,降结肠部较少。

  结肠的淋巴管分布与动脉相似,盲肠、升结肠及大部分右侧横结肠的淋巴流最后汇集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淋巴结,与小肠的淋巴流汇合,左半侧结肠的淋巴流汇集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再引流至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结肠的淋巴流不仅向结肠动脉根部的淋巴结集中,并且与毗邻动脉弓附近的淋巴结相通,因此在切除结肠癌肿时,须将该部位结肠动脉所供应的整段肠管以及其系膜全部切除。

  结肠的副交感神经供应右、左侧不同,迷走神经供应右半结肠,盆腔神经供应左半结肠,均为运动神经。结肠的交感神经纤维起源于腰交感神经节,通过肠系膜下神经丛及腹下神经丛供应右、左侧结肠。

结肠的生理

  结肠的主要机能是水分的吸收和粪便的储存。除水分外,葡萄糖和无机盐也可以在结肠内吸收,吸收机能在右半结肠较为明显。结肠全部切除后,吸收水分便通过而受损伤。感情上的激动和结肠局部的刺激能使粘液的分泌增加。

  结肠的运动迟缓,而且不常出现,钡餐在4小时后始至肝曲,6小时后开始至脾曲,24小时后钡剂始完全排出。在进食后,结肠可出现总蠕动(胃结肠反射)诱起排便的动作,这种蠕动在感情激动也可以发生。粪便一般储存在乙状结肠内,平时直肠内无粪便,仅在排便前或排便时才有粪便充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