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康网

必康网>郫都区妇科医院>“喂”爱坚持 乳汁不足中医来帮

“喂”爱坚持 乳汁不足中医来帮

更新时间:2018-08-28 12:53:34 阅读0
“喂”爱坚持 乳汁不足中医来帮

郫都妇科医院必康网表示,母乳是婴儿最好的粮食,对于初生的婴儿而言,母乳是给他们最有爱的礼物。母乳中含有400多种营养成分,不但可以帮婴儿抵抗各种疾病,也能帮助其建立自身的免疫系统,大大减少婴儿患感冒、肠胃感染、腹泻、哮喘等的几率。

“喂”爱坚持 乳汁不足中医来帮

同时,母乳喂养有利于妈妈分娩后身体和子宫的恢复。研究表明,妈妈母乳喂养一天可以消耗500卡路里,也有助于妈妈减肥、恢复身材。从长期来看,哺乳可以降低妈妈在未来患心脏病、乳腺癌和其他妇科疾病的风险。

母乳喂养正确方法

讲究卫生

宝妈喂奶前,要用温水把手和乳头洗净,再用热毛巾擦干,避免乳头上的汗渍或污垢、细菌在宝宝吸奶的时候通过口腔进入宝宝体内。另外喂养前还要轻轻按揉乳房,挤掉前面几滴奶,然后再开始哺乳。

姿势要正确

产妇产后头几天,由于疲劳体虚,可以采用躺在床上喂的姿势。以后一般采用坐姿,坐在床头或靠椅上,尽量放松全身,轻松愉快地进行哺乳。宝妈一只胳膊抱着孩子,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奶头上部,用食指稍往下压,这样使乳头稍微离开婴儿的鼻子,避免乳房堵上小儿的鼻孔,还能防止因奶水太冲,孩子吸吮迅猛而发生呛奶和吐奶。

喂奶时间有讲究

宝宝出生的前3~4天,每2~3个小时喂奶1次,白天大约要喂8次左右,晚上还可能喂2~3次。宝宝3个月大时,大约4小时喂奶一次,白天喂5次,夜间喂1~2次。必康网建议宝妈们最好是固定喂奶时间,防止漏喂或多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宝妈们不要宝宝一哭闹就喂奶,一定要弄清楚宝宝哭闹是饿了、尿了,还是不舒服,然后才进行相应行动。

如何保证产后母乳充足

引起母乳不足最常见的原因是喂养不当,其次是母亲自身因素引起。郫都生产时出现大出血或身体其他不适,也可导致母乳不足;母亲的精神受到过大刺激或创伤等原因也可导致产后母乳不足。为了保证母乳量充足,在分娩后即应采取下列措施:

及早开奶 宝宝的吸吮刺激越早,越能促进乳汁的分泌。即使母乳尚未分泌,哺喂几次后,经过反复刺激也可分泌出乳汁,一般要求在分娩后半小时内就开始第1次哺喂。

按需哺乳 乳汁的生成要通过经常地吸吮刺激,刚开始时乳汁还不丰富,而母乳又很容易消化,所以宝宝很快就会饥饿。2~3小时哺乳1次,在24小时内需哺乳8~10次。随着乳汁量逐渐增加,间隔的时间可变为3~4小时。应根据宝宝的需要来逐渐调整出规律的时间。

情绪稳定 有些产妇本来奶量充足,可是因某些原因情绪失常等,就会使奶量明显减少甚至停止泌乳。精神状态和情绪可影响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泌乳。因此,产后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保证足够的睡眠,心情舒畅、心胸开阔,这些都是乳汁分泌畅通的重要条件。

乳汁不充足,中医来帮忙

穴位按摩:

产妇分娩后新乳分泌过程中,常常因乳络不通畅(特别是既往有乳腺增生病史者),发生胀痛难忍,乳汁不易吸出,胀乳太过易致回乳等情况。通过中医手法按摩,刺激特定穴位,根据乳腺导管的分布推拿,可以有效地帮助产妇疏通乳络,利于乳汁的分泌及排出,防止积乳、回乳的发生。

穴位贴敷:

乳汁分泌不足时,可辨证调配中药,然后研末调制成膏状,贴敷于产妇屋翳、乳根、膻中等穴位,通过穴位刺激,促进产妇泌乳。

中药汤剂:

产妇产时耗伤气血,产后情志不畅是导致缺乳的两个主要方面。可根据个人体质、证候,辨证分析,给予中药汤剂调理体质,从而使气血通畅、肝脏调达,从而促进乳汁分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阅读
大家都在看